【乡村振兴】龙母镇白佛村的腐竹不简单!色泽金黄~清香爽口

腐竹又称腐皮

是客家人一种传统豆制食品

因其具有浓郁的豆香味

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

所以也被冠以“素中之荤”

深受人们喜爱


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,龙母镇党委、政府结合县委、县政府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”的部署,立足特色资源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,通过培育打造“一村一品”,以合作社+基地+农户的模式,大力发展腐竹产业,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。走进位于龙川县龙母镇白佛村的腐竹加工厂,厂区里热气腾腾,豆香弥漫,工人们正熟练有序从豆浆池里捻起一张张豆膜,再晾挂到竹竿上。据工厂负责人介绍,该合作社目前投资约180万元,腐竹年生产量可达20万斤,合作社不仅具有SC认证,同时还注册了山农优品、好聚福和白佛亮记等商标。


龙川县坑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文亮说道:“我们工厂有10条生产线,一天的生产量达600斤左右,一年下来可能就20万斤左右。”与流水线生产腐竹不同,时至今日白佛村许多散户仍旧坚持传统腐竹制作工艺。从浸洗大豆、磨豆成浆到捻出雏形、晾干成竹,不仅耗时耗力,工序繁多,且制作出来的腐竹品质没有标准,安全性也没有保障。为破除这些陈风陋习,合作社表示,将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,依托示范基地的直观效应,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,不断增强特色产业辐射带动能力。


“柴火是纯手工 靠太阳来晒,它是看天做的 有太阳才能做,像我们都是标准厂房 还有烘干设备,我们就常年可以做,明年我们还要加生产线 每年要达到30万斤左右,带动其他小作坊一起把产量搞上去,带动他们一起销售,线下的话我们计划搞个连锁店有自己的品牌。”龙川县坑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文亮说道。


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”近年来,龙母镇党委政府立足“龙母盆地、品质粮仓”的镇域特点,借助乡村振兴东风,聚焦重点产业,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。2021年,白佛村被评为省级“一镇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中的“腐竹专业村”。龙母镇表示,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,继续立足特色资源,以发展特色产业村为抓手,有效整合现有腐竹加工零散户,发挥腐竹品牌效应,大力发展富农兴村产业,提高农民收益。


“下一步白佛村通过合作社+基地+农户的模式,带动整村的村民去发展腐竹产业,一方面是传承传统的白佛村腐竹的手工业,第二方面也是通过白佛腐竹带动我们群众增收,第三方面也让我们品质好的白佛腐竹走进寻常百姓家,成为群众喜欢的美味的餐桌美肴。”龙母镇镇长赖远曲说道。




全媒体记者: 邹滔 何立生

编辑:骆怡

一审:黄云霞

二审:钟达

三审:骆发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