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岩秀石数霍山

2019-09-04 09:18:44

1567559805926474.jpg

位于龙川县中部的霍山,是广东省七大名山之一,因其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获"丹霞第二”的美名。登临霍山,不但能发现奇峰、云霞之美,还能在山石间控寻到许多传说和古迹,品味到名山的人文之美。

相传,远古时代,这儿没有大山,是一位仙人施展法术,将别处的石头,变成乌猪,星夜兼程,赶到这儿的。石到之后,见皓月当空,天尚未亮,仙人又吹口仙气,巧摆石头,从而使霍山奇峰林立。又有传说,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,剩下的一些砂浆撒落人间,刚好落在龙川县内,遂成霍山。

这当然是人们对霍山由来的浪漫畅想,其实霍山是典型的"丹霞地貌”。亿万年前,这里是浩渺的海洋,后随地质造山活动隆起,才形成各种峭石峥嵘,千姿百态的丹 霞地貌。至于霍山的得名,据说跟汉代的著名学者霍龙有关。楚汉时期,天下大乱,霍龙的祖先逢吴国南下,避乱龙川。汉高祖在位时,曾请霍龙任职,但霍龙无心官场,婉 言谢绝,一心在此讲学,传播中原文化,后人为了纪念他,将这里称为"霍山”。千百年来,许多文人墨客、高僧道士慕名而来。晋朝道教理论家、医学家葛洪就曾 在此炼丹。

霍山以其悠久的历史,奇特的山形,清幽的岩宇而著名。山上三组峰峦组成一体,气势磅礴,其山体秀巧玲珑,有27岩、48峰、12 泉池,8大洞府,适合近身体验,因此有"远看丹霞,近看霍山”的说法。诸胜景中尤以船头观日、玉麟玩月、酒瓮凌云、雄狮吼龙、横岩傲雾、一线曙光、砻衣接 佛、七井仙泉、沙僧拜寿、铁拐葫芦十景为最美。

沿石阶上山,来到太乙岩。太乙岩位于狮子峰底部,是霍山最大的天然丹霞石室,深约20米、宽约27米、高5米。洞口有对联云:"山势压龙川,形在天,影在地,怪石嵯峨,便是神山海上;洞门开狮口,冬不寒、夏不暑,松柏苍翠,恰似仙府人间。”

太乙岩是旧时"龙川八景”之一,也是霍山众景之首。苏东坡咏龙川八景诗中,"太乙仙岩吹铁笛,东山暮鼓念弥陀”说的就是这里。传说宋仁宗时,当地一位叫蓝乔 的人屡试不第,在此隐居修行,经常独坐岩前吹弄铁笛,后来成仙。岩洞原是霍山灵山寺的一部分,内设佛堂经馆、轩室斋室,供奉有诸佛及三清神像。但灵山寺曾 几度损毁,香火殆尽,如今游客的到来,使得太乙岩的香火有所恢复,但神龛上供奉的是不是道教诸仙,就就不清楚了。

1567559901920880.jpg

灵山寺左前方,就是霍山有名的酒瓮石,其形像一个倒置的大酒缸,近看有棱有角,远年浑圆有形。苏东坡曾留下"船头昔日仙可渡,瓮里当年酒更浓”的诗句。船头石是霍山最高处,站在上面,远近之物尽收眼底。古往今来,龙川人喜欢在夏秋之季,夜宿船头石观日出,待日出时,云雾掩盖群峰,只剩"船头”露出,人既像在大海里,又好似在仙境。所以这里的美景被称为"船头观日”。

霍山所在的田心镇有座建于北宋的四角佛塔,当地人相信,塔上掉下一块砖,当地就会出一位人才。明朝崇祯元年(1628年)进士及第的巫三祝就是田心塔下人, 崇祯十四年(1641年)回乡省亲,逢清兵攻龙川,他立寨霍山,率众抵抗。明亡后,他持节不仕,在霍山上修建采云书院,以课业、著述为乐,并作四卷本《霍 山志》。这样为一座山立志,足见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,所以至今仍有人将其集注重刊。